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URL
August 28, 2021 • 18 min read
by Simon Meng, mp.weixin.qq.com • See original
notion image
AI创作139幅未来终极图景(部分预览,余下见全文)
文中所有图片及动画均为AI生成
我和AI,
把世界线变动的每一刻制成标本,
挑选出其中人类幸存的那些切片,
在你眼前徐徐铺展开来,
这是我能想到,
最酷的事情。
现在
——生存是一种幸运
notion image
地球就像太空中的一滴眼泪,美丽而脆弱。
我们当下的建设和研究,预设的基本前提是“人类在地球上的存续”。但是近年来,肆虐的新冠病毒,无序的极端气候,此起彼伏的武装冲突,都在以比往常更大的音量在提醒我们,人类在地球上的存续,并不理所当然。
就像刘慈欣在《三体》中说的:“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,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,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,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人类有了一种幻觉,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。”这并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家的被害妄想。美国矿物学学会前主席,罗伯特·哈森(Robert M. Hazen)曾推演,在从近到远的不同时间尺度上,地球都将可能逐渐变得不再移居。
于是,推演和想象人类的末日,成为了一件虽然及其遥远但又及其重要的事情。诚然,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,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改善当下的处境中去,也是不容辩驳的正确;另一方面,这种极致的想象,已经触及了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经验的边缘,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完成的推演,自然难以让人信服。
幸运的是,人工智能(AI)或许是人类在末日前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个礼物。借助AI之力,我们得以用及低的成本,窥见在数个未来的平行时空中,人类在不同的末日努力求生的景象一隅。
  • **注:**本文中所有图片及动画均由AI自动生成,采用的算法和模型请见文末,简化版教程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。
50****年后
——“核平”的世界
notion image
如果人类进入地下,还可以重现往日的荣光么?
在未来50年之内,核武器仍然是毁灭地球的最大威胁,因为在紧张而又微妙的对峙中维持着的核威慑平衡,并非总是那么可靠。
1983年9月26日凌晨,前苏联军官斯坦尼斯拉夫·彼得罗夫曾在莫斯科郊区一座核导弹预警中心工作,当时雷达显示多枚核导弹正从美国袭来,他权衡再三判定是误报,没有按规定向上级汇报和启动核报复程序。事后证明,是苏联卫星错把云层反射的阳光视作弹道导弹发动机喷射的痕迹。
得益于他作为一个“不称职”的“持剑人”,我们侥幸避免了一场核战争并得以幸存,但或许在某些平行时空中,世界已然毁灭了。如果在未来真的爆发核战争,可以躲避核打击的地下城市,可能是人类当时科技条件下的最佳避难选择。
notion image
地下城市会因为缺乏阳光和空间,变得暗无天日么?
notion image
因为空间和社会结构的改变,会演变出全新的社会秩序么?
(本公众号内无法留言,大家可以在视频下方留言哦!)
100****年后
——极端气候的世界
<font color="#9bbb59"></font>
notion image
为了应对极端气候,人类会在多大程度上向自然学习呢?
当前的气候和环境监测指标表明,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,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正在加速,并将会在接下来的100年中产生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。为了避免事态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,“碳中和”确实是我们应该寻求的目标。未来的城市,或许会将“碳固定”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,城市可能会成为传统基础设施与绿色植物共生的巨大“生态城”。
notion image
未来的生态城,恐怕不仅仅是单纯地在城市中布满植物。
notion image
或许在某种意义上,城市将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我们或许可以期待,这时的城市,和花一样美丽。
如果生物也有智能,或许会与城市结合成巨大的共生体。
200年后
——只有AI、服务器和电子人的世界
notion image
某一天,电影《黑客帝国》中描述的世界会成真么?
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技术是加速而非匀速发展的。AI从弱人工智能迈入强人工智能,甚至突破超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,可能来得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快。在此之后,AI接管这个世界将变得无法避免,这并非仅仅是由于人类可能在AI技术伦理制定上失败,其更可能的原因是,当AI做任何决定都比人类更“正确”的时候,将所有决策权让渡给AI,是最理性的选择。
在这种情况下,黑客帝国式的场景,或许是维持人类和AI共存最高效的模式,届时,城市里面可能只剩下AI、服务器和电子人。这时候,传统意义上的“人类”,在某个时刻就已经消亡了。
notion image
目前尚无法预知,被AI接管的城市,是否只是在人类目前城市结构的基础上有所改良。
notion image
还是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“赛博朋克”城市。
notion image
抑或是遵循AI效率最优的原则,演化成我们无法理解的庞大而混沌的存在。
AI创作28个“只有AI和电子人”的 城市。
1000年后
——海平面上涨的世界
notion image
当平面快速上涨时,我们的沿海城市将不可避免地被淹没
如果前面提到的全球变暖趋势无法被遏制,经过测算,1000年后海平面会上升超过30米,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大部分沿海城市将浸入海底;而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,如荷兰、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,更将是灭顶之灾。除了移居到地势更高的地方,或许当时的人类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条件在海底生存。
notion image
一些建筑物在浮力的作用从地基上脱离出来,或许可以被改造为移动的水下居所。
notion image
一些建筑物通过加装防水装置,获得在水下生存的能力。
notion image
或许,届时人类已经有能力在水下呼吸,于是我们不需要再隔绝水,而是建立了和海洋生物共生的城市。
另一种可能是,由于海平面的上升,巨大的潮汐能或许更容易被利用,于是城市可能与水力发电设施合为一体。
10万年后
——全球冻结的世界
notion image
厚厚的冰层下,或许天然存在巨大的空间,运气好的话,还可以窥见少许漏下的阳光。
与地质史上主要的五次生物大灭绝同时出现的,是剧烈变化的地壳及火山活动,这或许并非偶然。10万年后,爆发的超级火山很有可能威胁到人类文明,其抛洒到大气层的高达10¹²吨的火山碎屑岩将遮天蔽日,导致全球的冻结及光合作用植物的大量死亡。地面将被厚厚的冰层覆盖。如果届时人类还能幸存的话,或许向现在的爱斯基摩人借鉴经验,凿冰为室是更切实际的选择。
notion image
巨大的冰下空间或许足够人类生存,但是获得食物的方式肯定要大大改变。
30****万年后
——强辐射的世界
notion image
在强宇宙辐射的打击下,没有遮蔽的地面世界将在短时间内变成荒漠。
地球磁场及臭氧层保护着我们的世界免遭大部分宇宙射线的威胁,但当辐射源离地球过近或威力过强时,我们仍难以幸免。
30万年后,8000光年外的射手座WR-104恒星的寿命将尽,其双星环绕系统的质量坍塌很有可能造成超新星爆发,并引发极大能量的伽马射线暴。这些能量如果击中地球,将等同于在大气层中同时引爆3000颗百万吨级核弹,并对地球的所有生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。届时,地表上的一些天然掩体、如峡谷、天坑等或许还能有少许生物幸存,而这也是人类居所最可能幸存的位置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或许在地形的褶皱中,能够保存一些文明的种子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幸好这一类型的突发太空辐射的打击是通常是一次性的,文明的种子将很从这些避难所中重新开始萌发。
130****万年后
——太空掩体世界
notion image
最先开始建造的,是在近太空的一些独立的空间站。
人类受到较大小行星撞击的概率只有约十万分之一,但一次撞击就足以杀死所有人。130万年后,巨蛇座的格利泽 710 恒星将会在距离太阳约 0.22 光年的极近处掠过,并对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造成引力扰动,这可能引发大量彗星撞击内太阳系内天体。如果当时人类还没有掌握恒星际旅行的能力,在太阳系内行星的背面建造掩体城市是最可行的选择。
notion image
这些零散的空间站,将逐步连接成太空城市的雏形。
notion image
最终成为悬浮在近太空中的一些巨构体。
5000****万年后
——地壳变动的世界
notion image
沧海桑田,许多昔日的平原城市已经被抬升到了山巅。
地球的地壳运动一直在改变着大陆的位置。5000万年后,非洲大陆会与欧亚大陆碰撞致使地中海盆地消失,并产生的新的山脉,而一些城市,可能不知不觉被抬升到了山顶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但是,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之后,这些城市是否还有人居住,就不得而知了。
notion image
其中的大部分人,或许已经飞向太空。
8****亿年后
——独立生态循环的世界
notion image
此时的人类,应该已能够在大多数环境中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
8亿年后,太阳由于自身的恒星演化变得日趋明亮,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,导致板块运动变慢,地表岩石变硬,火山活跃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、氧气和臭氧层消失,最终导致整个生态循环系统的崩溃和动植物的灭亡。如果此时人类还在地球上以碳基生物的形态生存,相信人类已经可以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的城市。
notion image
选择在地球上居住,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对乡土的眷恋。
30****亿年
——流浪太空的世界
notion image
能够进行恒星际航行的飞船,应该是巨大而复杂的。
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,地球很有可能被偶然经过的巨大天体抛入深空、成为星际行星,并有 300 万分之一的几率会被另一颗恒星俘获。这个旅程一旦发生,无论过程如何,都将会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。如果人类此时还存在的话,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恒星际文明。
notion image
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,除了璀璨的星河,
notion image
或许还有敌人和战争。
50****亿年后
——被太阳吞噬的世界
notion image
太阳将渐渐膨胀,逐个吸入其他行星,并点燃他们可燃的大气层,增加的质量将会把太阳系搅拌成一个巨大的物质旋涡。
虽然此时人类大概率已经离开太阳系,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提示这一时间节点,来纪念太阳及地球的死亡:太阳的氢已经燃烧殆尽,并开始氦聚变,其体积会膨胀到目前的100倍以上,并逐步吞噬水星、金星及地球。
200****亿年后
——宏观宇宙的终结
notion image
宇宙终结之时,是会撕裂还是坍缩呢?
关于宇宙的终结,存在着不同的假说。根据“大撕裂”模型,宇宙膨胀的速度将不断加速,并在未来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无限大。根据推算,在大撕裂发生前的 6000 万年,所有的星系将开始逐步解体,这一过程将持续漫长的4000万年;在最后的 3 个月,各行星也将在高速膨胀的宇宙中消散;最后30 分钟,行星、恒星、中子星甚至黑洞都将蒸发为原子;在200亿年后的“大撕裂”终局,原子也将裂变。
可以料想的是,届时将没有三维宏观物体得以存在。由于目前尚不清楚更高的空间维度代表的是什么,如果是可能性,那么可能存在一些尚未终结的平行宇宙,如果当时的人类已经拥有神一样的技术水平,或许能够进入不同的平行宇宙得以幸存,那么一些城市或许还能以概率云的形态映射在当前的宇宙。
notion image
目前尚不清楚,位于高维空间的概率云城市如何投影在我们的三维世界,或许是如材质展开一般,每一种可能性都作为一个投影面,逐次铺展在我们面前。
notion image
又或许,只是像海市蜃楼一样,变换着模糊的身影。
100万亿年后
——无法预知的世界
notion image
130****万年后
——太空掩体世界
notion image
最先开始建造的,是在近太空的一些独立的空间站。
人类受到较大小行星撞击的概率只有约十万分之一,但一次撞击就足以杀死所有人。130万年后,巨蛇座的格利泽 710 恒星将会在距离太阳约 0.22 光年的极近处掠过,并对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造成引力扰动,这可能引发大量彗星撞击内太阳系内天体。如果当时人类还没有掌握恒星际旅行的能力,在太阳系内行星的背面建造掩体城市是最可行的选择。
notion image
这些零散的空间站,将逐步连接成太空城市的雏形。
notion image
最终成为悬浮在近太空中的一些巨构体。
5000****万年后
——地壳变动的世界
notion image
沧海桑田,许多昔日的平原城市已经被抬升到了山巅。
地球的地壳运动一直在改变着大陆的位置。5000万年后,非洲大陆会与欧亚大陆碰撞致使地中海盆地消失,并产生的新的山脉,而一些城市,可能不知不觉被抬升到了山顶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但是,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之后,这些城市是否还有人居住,就不得而知了。
notion image
其中的大部分人,或许已经飞向太空。
8****亿年后
——独立生态循环的世界
notion image
此时的人类,应该已能够在大多数环境中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
8亿年后,太阳由于自身的恒星演化变得日趋明亮,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,导致板块运动变慢,地表岩石变硬,火山活跃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、氧气和臭氧层消失,最终导致整个生态循环系统的崩溃和动植物的灭亡。如果此时人类还在地球上以碳基生物的形态生存,相信人类已经可以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的城市。
notion image
选择在地球上居住,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对乡土的眷恋。
30****亿年
——流浪太空的世界
notion image
能够进行恒星际航行的飞船,应该是巨大而复杂的。
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,地球很有可能被偶然经过的巨大天体抛入深空、成为星际行星,并有 300 万分之一的几率会被另一颗恒星俘获。这个旅程一旦发生,无论过程如何,都将会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。如果人类此时还存在的话,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恒星际文明。
notion image
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,除了璀璨的星河,
notion image
或许还有敌人和战争。
50****亿年后
——被太阳吞噬的世界
notion image
太阳将渐渐膨胀,逐个吸入其他行星,并点燃他们可燃的大气层,增加的质量将会把太阳系搅拌成一个巨大的物质旋涡。
虽然此时人类大概率已经离开太阳系,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提示这一时间节点,来纪念太阳及地球的死亡:太阳的氢已经燃烧殆尽,并开始氦聚变,其体积会膨胀到目前的100倍以上,并逐步吞噬水星、金星及地球。
200****亿年后
——宏观宇宙的终结
notion image
宇宙终结之时,是会撕裂还是坍缩呢?
关于宇宙的终结,存在着不同的假说。根据“大撕裂”模型,宇宙膨胀的速度将不断加速,并在未来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无限大。根据推算,在大撕裂发生前的 6000 万年,所有的星系将开始逐步解体,这一过程将持续漫长的4000万年;在最后的 3 个月,各行星也将在高速膨胀的宇宙中消散;最后30 分钟,行星、恒星、中子星甚至黑洞都将蒸发为原子;在200亿年后的“大撕裂”终局,原子也将裂变。
可以料想的是,届时将没有三维宏观物体得以存在。由于目前尚不清楚更高的空间维度代表的是什么,如果是可能性,那么可能存在一些尚未终结的平行宇宙,如果当时的人类已经拥有神一样的技术水平,或许能够进入不同的平行宇宙得以幸存,那么一些城市或许还能以概率云的形态映射在当前的宇宙。
notion image
目前尚不清楚,位于高维空间的概率云城市如何投影在我们的三维世界,或许是如材质展开一般,每一种可能性都作为一个投影面,逐次铺展在我们面前。
notion image
又或许,只是像海市蜃楼一样,变换着模糊的身影。
100万亿年后
——无法预知的世界
notion image
“光锥之内就是命运”,人类最终能够逆天改命么?
这个时间尺度,已经超越了人类目前已有知识体系能够预知的极限。我们不知道届时是否还残存着物质和空间,还是连时间都不复存在。根据世界线收束理论,从我们当前的时空坐标点出发所构造的光锥,能够覆盖的平行世界是有限的,因此可能连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所有平行宇宙都已回归虚无。
若幸运如此,能够有少许的物质幸存,那么最可能是最基本的粒子形态。如果真如超弦论所说,宇宙中存在着十个维度,除去宏观的三个维度,剩余的7个维度都折叠在微观粒子之中。那么可以想象,届时唯一可能存在的城市形态,只能是蜷缩在微观粒子中的量子城市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如果微观粒子中真的还存在文明,那真如诗中所说“一砂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”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穿越重重粒子迷雾,我们最终得以一窥这些微观世界的模样。
notion image
如果真如弦论所言,世界最小的物体是振动的弦。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经过了百万亿年之后,人类真的能在这些跳动的弦之间构筑自己的世界么?
(本公众号内无法留言,大家可以在以上视频下方留言哦!)
  • 文中背景设定有不严谨之处(chun shu xu gou),仅作思考研究,大牛们请轻拍。

创作工作流:
CLIP guide VQGAN/diffusion + super resolution scale-up + 3D photo inpainting
原创简化版5分钟上手教程(或点击阅读原文)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NtOBtnqtJ3Yp60f_Byddw
用 AI 指挥另一个 AI,GAN+CLIP 的组合成了“CG 艺术家” by 量子位:
参考文献:
《三体》(三部曲) by 刘慈欣
《时间简史》、《大设计》、《果壳中的宇宙》,by 斯蒂芬·霍金
《接下来100年:地球将变得越来越不宜居》 by  罗伯特·哈森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ilMR51jySlzMCaz8CnqHw
《那些会在遥远未来发生的事》 by MorningRocks: 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1gCJGsi7VQfHGy2FCUDXQ
notion image
相关文章
系列作品-无界智能
Lazy loaded image
系列作品-重塑自然
Lazy loaded image
2022年威尼斯-元宇宙艺术年度展-自然如何启发设计
Lazy loaded image
AI设计作品 The Non-human City Driven by AI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在奥地利 Tirol 建筑中心展出
Lazy loaded image
我为制作的视频获得了Muse Creative Awards四项金奖
Lazy loaded image
作品《The Garden of Robotic Delights》参加伦敦计算机艺术协会会员展
Lazy loaded image
超新星爆发 | Simon Meng | AI创世AI人工智能建筑设计入门
Loading...
Simon阿蒙
Simon阿蒙
兴趣使然的AI艺术家,跨领域研究者,在读博士,科普博主
最新发布
系列作品-无界智能
2024-10-13
强迫AI创作反常识诗歌
2024-10-13
高效使用AI编程工具Cursor实用教程
2024-10-13
他竟然用人工智能做“梦”
2024-10-3
吴恩达LLM系列短课笔记2:Building Systems with ChatGPT API - 使用GPT构建对话系统
2024-10-3
系列作品-次元重构
2024-9-27
公告
-- 关于我 ---
-- 联系我 ---
设计及艺术创作 | AIGC咨询培训 | 商业投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