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URL
August 28, 2021 • 18 min read
by Simon Meng, mp.weixin.qq.com • See original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e7b1b0be77c1b1d8b34cc39fbb285665.gif?t=ed64b04d-e873-447d-9e50-0bbc34f6cbac)
AI创作139幅未来终极图景(部分预览,余下见全文)
文中所有图片及动画均为AI生成
我和AI,
把世界线变动的每一刻制成标本,
挑选出其中人类幸存的那些切片,
在你眼前徐徐铺展开来,
这是我能想到,
最酷的事情。
现在
——生存是一种幸运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494fb4fb402fd134fe43c3ddf3cf4a3.png?t=b182e1a5-abbc-4307-9b5b-fbfe8db8fc6e)
地球就像太空中的一滴眼泪,美丽而脆弱。
我们当下的建设和研究,预设的基本前提是“人类在地球上的存续”。但是近年来,肆虐的新冠病毒,无序的极端气候,此起彼伏的武装冲突,都在以比往常更大的音量在提醒我们,人类在地球上的存续,并不理所当然。
就像刘慈欣在《三体》中说的:“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,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,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,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人类有了一种幻觉,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。”这并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家的被害妄想。美国矿物学学会前主席,罗伯特·哈森(Robert M. Hazen)曾推演,在从近到远的不同时间尺度上,地球都将可能逐渐变得不再移居。
于是,推演和想象人类的末日,成为了一件虽然及其遥远但又及其重要的事情。诚然,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,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改善当下的处境中去,也是不容辩驳的正确;另一方面,这种极致的想象,已经触及了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经验的边缘,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完成的推演,自然难以让人信服。
幸运的是,人工智能(AI)或许是人类在末日前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个礼物。借助AI之力,我们得以用及低的成本,窥见在数个未来的平行时空中,人类在不同的末日努力求生的景象一隅。
- **注:**本文中所有图片及动画均由AI自动生成,采用的算法和模型请见文末,简化版教程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。
50****年后
——“核平”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34390d1a6d43de9fedd0c341b8de0ff0.png?t=8913c6f1-e785-4ea9-af62-996d95e0a754)
如果人类进入地下,还可以重现往日的荣光么?
在未来50年之内,核武器仍然是毁灭地球的最大威胁,因为在紧张而又微妙的对峙中维持着的核威慑平衡,并非总是那么可靠。
1983年9月26日凌晨,前苏联军官斯坦尼斯拉夫·彼得罗夫曾在莫斯科郊区一座核导弹预警中心工作,当时雷达显示多枚核导弹正从美国袭来,他权衡再三判定是误报,没有按规定向上级汇报和启动核报复程序。事后证明,是苏联卫星错把云层反射的阳光视作弹道导弹发动机喷射的痕迹。
得益于他作为一个“不称职”的“持剑人”,我们侥幸避免了一场核战争并得以幸存,但或许在某些平行时空中,世界已然毁灭了。如果在未来真的爆发核战争,可以躲避核打击的地下城市,可能是人类当时科技条件下的最佳避难选择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61cf8930b8df730ce779a9df7c8e082.png?t=266cf1b2-3c67-434c-8801-ac6034ed49f9)
地下城市会因为缺乏阳光和空间,变得暗无天日么?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624b4f311d4103011e797ee1d323499.png?t=c2dc712c-30e8-4e39-8c5e-12711a1b3af0)
因为空间和社会结构的改变,会演变出全新的社会秩序么?
(本公众号内无法留言,大家可以在视频下方留言哦!)
100****年后
——极端气候的世界
<font color="#9bbb59"></font>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2150ee40eb3967524525f61aaa9fca7e.png?t=b97369df-3a65-40f5-a7bb-870bb4a43d1b)
为了应对极端气候,人类会在多大程度上向自然学习呢?
当前的气候和环境监测指标表明,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,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正在加速,并将会在接下来的100年中产生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。为了避免事态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,“碳中和”确实是我们应该寻求的目标。未来的城市,或许会将“碳固定”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,城市可能会成为传统基础设施与绿色植物共生的巨大“生态城”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dc15ca55b1d05d6ab0c178e48cfa2051.png?t=5ec92c0c-1c38-4a58-b2ed-da31661e4619)
未来的生态城,恐怕不仅仅是单纯地在城市中布满植物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48e655c6a0d40dcff76b817504b4a96.png?t=29b02278-d63b-4ef5-8073-e2e5a658ad01)
或许在某种意义上,城市将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e66cab062b855ce1c2a9f5e000c905bc.png?t=3b918d88-0926-4f24-82ef-4e94f4c38b63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9c0d480ee3003e8bcdbc45b3bdcd058.png?t=bfc95c5b-e91d-46fa-a2ab-ca3b2d852607)
我们或许可以期待,这时的城市,和花一样美丽。
如果生物也有智能,或许会与城市结合成巨大的共生体。
200年后
——只有AI、服务器和电子人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937fc4b01bce5a47b907addb1b9081c.png?t=b86492d1-c1f4-41a6-a291-81a98ec8e466)
某一天,电影《黑客帝国》中描述的世界会成真么?
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技术是加速而非匀速发展的。AI从弱人工智能迈入强人工智能,甚至突破超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,可能来得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快。在此之后,AI接管这个世界将变得无法避免,这并非仅仅是由于人类可能在AI技术伦理制定上失败,其更可能的原因是,当AI做任何决定都比人类更“正确”的时候,将所有决策权让渡给AI,是最理性的选择。
在这种情况下,黑客帝国式的场景,或许是维持人类和AI共存最高效的模式,届时,城市里面可能只剩下AI、服务器和电子人。这时候,传统意义上的“人类”,在某个时刻就已经消亡了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fb8e2367ad4351aaa67d78c29ba56dfa.png?t=eba4ba6f-37d8-4651-ae06-00e9f52cce71)
目前尚无法预知,被AI接管的城市,是否只是在人类目前城市结构的基础上有所改良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7d92d14f57578778ccf5ba9157c88fd.png?t=c61cd1cf-ec6c-4cdd-8e6c-515f3c60feff)
还是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“赛博朋克”城市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a8f8db15c6815615502db9e41bbe9cf.png?t=73e5d08e-7c66-4f9a-b2e2-1e4da9bc6137)
抑或是遵循AI效率最优的原则,演化成我们无法理解的庞大而混沌的存在。
AI创作28个“只有AI和电子人”的 城市。
1000年后
——海平面上涨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f9476a5171f1f7b22857cab0c0b35544.png?t=e5259750-9b28-4637-8efb-3d85eba249f7)
当平面快速上涨时,我们的沿海城市将不可避免地被淹没
如果前面提到的全球变暖趋势无法被遏制,经过测算,1000年后海平面会上升超过30米,作为人类文明精华的大部分沿海城市将浸入海底;而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,如荷兰、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,更将是灭顶之灾。除了移居到地势更高的地方,或许当时的人类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条件在海底生存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27b97d712156cdccc01a7eb81501dca6.png?t=09084d9a-b06a-435e-b96c-7dc0887c862b)
一些建筑物在浮力的作用从地基上脱离出来,或许可以被改造为移动的水下居所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0b2a638720a3f7c8840ed77a60e47a3.png?t=20410d9f-d0ef-4941-8a5d-db14165a4169)
一些建筑物通过加装防水装置,获得在水下生存的能力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5a95be271bb82b690b384d99714c625f.png?t=28b5debe-67e7-46d4-8c46-3fca94c29c74)
或许,届时人类已经有能力在水下呼吸,于是我们不需要再隔绝水,而是建立了和海洋生物共生的城市。
另一种可能是,由于海平面的上升,巨大的潮汐能或许更容易被利用,于是城市可能与水力发电设施合为一体。
10万年后
——全球冻结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a87cc2137f9d774338ab4161f19d62c6.png?t=3a8c586d-aeb8-43a2-861c-69d50b82ad32)
厚厚的冰层下,或许天然存在巨大的空间,运气好的话,还可以窥见少许漏下的阳光。
与地质史上主要的五次生物大灭绝同时出现的,是剧烈变化的地壳及火山活动,这或许并非偶然。10万年后,爆发的超级火山很有可能威胁到人类文明,其抛洒到大气层的高达10¹²吨的火山碎屑岩将遮天蔽日,导致全球的冻结及光合作用植物的大量死亡。地面将被厚厚的冰层覆盖。如果届时人类还能幸存的话,或许向现在的爱斯基摩人借鉴经验,凿冰为室是更切实际的选择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ab5abdbc68f34ce94eaa78bff36843d5.png?t=4c68e705-195b-47b8-9ee2-063a15ec4000)
巨大的冰下空间或许足够人类生存,但是获得食物的方式肯定要大大改变。
30****万年后
——强辐射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80a39505d8100e0f95f0ac9d56c4834a.png?t=0c768a60-b455-4622-95fa-13a70b3775a7)
在强宇宙辐射的打击下,没有遮蔽的地面世界将在短时间内变成荒漠。
地球磁场及臭氧层保护着我们的世界免遭大部分宇宙射线的威胁,但当辐射源离地球过近或威力过强时,我们仍难以幸免。
30万年后,8000光年外的射手座WR-104恒星的寿命将尽,其双星环绕系统的质量坍塌很有可能造成超新星爆发,并引发极大能量的伽马射线暴。这些能量如果击中地球,将等同于在大气层中同时引爆3000颗百万吨级核弹,并对地球的所有生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。届时,地表上的一些天然掩体、如峡谷、天坑等或许还能有少许生物幸存,而这也是人类居所最可能幸存的位置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8e80314792c8b59715e821e497cd8c88.png?t=f8c20217-2765-49ba-87f8-6e02ba34e624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35b5de42aaf38473b1a2d3260cdf5de.png?t=6981995a-ae1a-4f26-972f-6b201bab06af)
或许在地形的褶皱中,能够保存一些文明的种子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804d8594fbedb246416c5200494119d.png?t=b542a01f-1086-48fa-9685-4a010f08b2fd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e37b0a30dd99520a0a81dce4ac01ca71.png?t=f0979c53-2d36-42eb-9d60-c41f7cd5146e)
幸好这一类型的突发太空辐射的打击是通常是一次性的,文明的种子将很从这些避难所中重新开始萌发。
130****万年后
——太空掩体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a1015d590314b8aa27a104f95d5d2db.png?t=5434df33-3363-40ff-9805-ba4ee7bda58f)
最先开始建造的,是在近太空的一些独立的空间站。
人类受到较大小行星撞击的概率只有约十万分之一,但一次撞击就足以杀死所有人。130万年后,巨蛇座的格利泽 710 恒星将会在距离太阳约 0.22 光年的极近处掠过,并对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造成引力扰动,这可能引发大量彗星撞击内太阳系内天体。如果当时人类还没有掌握恒星际旅行的能力,在太阳系内行星的背面建造掩体城市是最可行的选择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3253e05211a4984c83494ee88df3b8c2.png?t=baa10bc4-2a46-44ba-a9fc-35064601658a)
这些零散的空间站,将逐步连接成太空城市的雏形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c3e3aaa95d066f1b7b57888a0290b0e.png?t=1e3602ca-9d38-4d92-b601-7d2273032a97)
最终成为悬浮在近太空中的一些巨构体。
5000****万年后
——地壳变动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b411c0d4390634c28f7e2a4ad3a133b.png?t=1c818e8b-e40f-4c3e-895a-a7355983b540)
沧海桑田,许多昔日的平原城市已经被抬升到了山巅。
地球的地壳运动一直在改变着大陆的位置。5000万年后,非洲大陆会与欧亚大陆碰撞致使地中海盆地消失,并产生的新的山脉,而一些城市,可能不知不觉被抬升到了山顶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b3f17ddb13770db7ad92fa457f4578f9.png?t=9b797599-5622-49f9-a825-477b0b3b0be0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9d10a8a0992385ce42f77851072f02f4.png?t=6ec75d07-d8f4-4610-ae34-d8cbb54f7684)
但是,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之后,这些城市是否还有人居住,就不得而知了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8140aa47c303c9021020550cd89676e.png?t=b8554c27-5e00-42f2-b0ea-87fbeef584be)
其中的大部分人,或许已经飞向太空。
8****亿年后
——独立生态循环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3aa2ab9d8ea528d5ec5fd13ac2164f21.png?t=10171e21-4bc8-4f48-9654-d9c3796a1a54)
此时的人类,应该已能够在大多数环境中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
8亿年后,太阳由于自身的恒星演化变得日趋明亮,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,导致板块运动变慢,地表岩石变硬,火山活跃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、氧气和臭氧层消失,最终导致整个生态循环系统的崩溃和动植物的灭亡。如果此时人类还在地球上以碳基生物的形态生存,相信人类已经可以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的城市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48f12ca6b09908a5ab48871539b94cb.png?t=b11eaf35-67b8-402b-b95f-384b53a52a66)
选择在地球上居住,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对乡土的眷恋。
30****亿年
——流浪太空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56c2b97c437d1cd45d5bd4228248f4a.png?t=2e899f91-9bcb-4965-97b3-80780f5613bb)
能够进行恒星际航行的飞船,应该是巨大而复杂的。
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,地球很有可能被偶然经过的巨大天体抛入深空、成为星际行星,并有 300 万分之一的几率会被另一颗恒星俘获。这个旅程一旦发生,无论过程如何,都将会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。如果人类此时还存在的话,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恒星际文明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d0714eab48c041afaae7a71b2c435fc6.png?t=e5688e87-a62d-4ed9-b14b-cebf46c44250)
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,除了璀璨的星河,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87f59ee9462f406bf814257f8f96c08a.png?t=ebd4d3f8-4f06-49a1-8ccf-f21a538242a6)
或许还有敌人和战争。
50****亿年后
——被太阳吞噬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6afa419171a6ae69d040d2a66d31f40f.png?t=da280687-0053-40e8-bf45-04062dcd6a8f)
太阳将渐渐膨胀,逐个吸入其他行星,并点燃他们可燃的大气层,增加的质量将会把太阳系搅拌成一个巨大的物质旋涡。
虽然此时人类大概率已经离开太阳系,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提示这一时间节点,来纪念太阳及地球的死亡:太阳的氢已经燃烧殆尽,并开始氦聚变,其体积会膨胀到目前的100倍以上,并逐步吞噬水星、金星及地球。
200****亿年后
——宏观宇宙的终结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5fed53b343a99f592f73aca6cd794618.png?t=9aceb5ae-9afd-47c8-ac69-6c92f6816dc0)
宇宙终结之时,是会撕裂还是坍缩呢?
关于宇宙的终结,存在着不同的假说。根据“大撕裂”模型,宇宙膨胀的速度将不断加速,并在未来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无限大。根据推算,在大撕裂发生前的 6000 万年,所有的星系将开始逐步解体,这一过程将持续漫长的4000万年;在最后的 3 个月,各行星也将在高速膨胀的宇宙中消散;最后30 分钟,行星、恒星、中子星甚至黑洞都将蒸发为原子;在200亿年后的“大撕裂”终局,原子也将裂变。
可以料想的是,届时将没有三维宏观物体得以存在。由于目前尚不清楚更高的空间维度代表的是什么,如果是可能性,那么可能存在一些尚未终结的平行宇宙,如果当时的人类已经拥有神一样的技术水平,或许能够进入不同的平行宇宙得以幸存,那么一些城市或许还能以概率云的形态映射在当前的宇宙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44aa08d4a179b05636329e3545f3b26.jpg?t=ea385430-087d-4e45-a142-b488cf0365a0)
目前尚不清楚,位于高维空间的概率云城市如何投影在我们的三维世界,或许是如材质展开一般,每一种可能性都作为一个投影面,逐次铺展在我们面前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fd3c05cb436b7bc03d65241bbb8fa96.png?t=5bac3413-4943-4cba-85cd-e12b78b6223a)
又或许,只是像海市蜃楼一样,变换着模糊的身影。
100万亿年后
——无法预知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b4ea4edeb0d7f26129f8e2a037bed46d.png?t=3b6d6312-1ca6-4ce6-93c5-4e0efadb34b5)
130****万年后
——太空掩体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a1015d590314b8aa27a104f95d5d2db.png?t=eb0d6a76-d774-40f6-a402-e4a3e7932e02)
最先开始建造的,是在近太空的一些独立的空间站。
人类受到较大小行星撞击的概率只有约十万分之一,但一次撞击就足以杀死所有人。130万年后,巨蛇座的格利泽 710 恒星将会在距离太阳约 0.22 光年的极近处掠过,并对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造成引力扰动,这可能引发大量彗星撞击内太阳系内天体。如果当时人类还没有掌握恒星际旅行的能力,在太阳系内行星的背面建造掩体城市是最可行的选择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3253e05211a4984c83494ee88df3b8c2.png?t=127d3d80-8cbc-4881-bc32-cb1ac62f6fba)
这些零散的空间站,将逐步连接成太空城市的雏形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c3e3aaa95d066f1b7b57888a0290b0e.png?t=3a12adae-d892-42ce-838f-e41518dfe991)
最终成为悬浮在近太空中的一些巨构体。
5000****万年后
——地壳变动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b411c0d4390634c28f7e2a4ad3a133b.png?t=e8f4730c-7b73-4a6d-9265-804b1da0bb5e)
沧海桑田,许多昔日的平原城市已经被抬升到了山巅。
地球的地壳运动一直在改变着大陆的位置。5000万年后,非洲大陆会与欧亚大陆碰撞致使地中海盆地消失,并产生的新的山脉,而一些城市,可能不知不觉被抬升到了山顶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b3f17ddb13770db7ad92fa457f4578f9.png?t=7e8520f5-70d1-4071-aec5-b6cf67d55ad5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9d10a8a0992385ce42f77851072f02f4.png?t=c1b74719-413a-4a3f-a6b4-9f6a64cff90f)
但是,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之后,这些城市是否还有人居住,就不得而知了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8140aa47c303c9021020550cd89676e.png?t=b758957d-780a-463a-8051-d0d943545a9e)
其中的大部分人,或许已经飞向太空。
8****亿年后
——独立生态循环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3aa2ab9d8ea528d5ec5fd13ac2164f21.png?t=a2af462c-4ac4-4a6a-a104-4600112a3a18)
此时的人类,应该已能够在大多数环境中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
8亿年后,太阳由于自身的恒星演化变得日趋明亮,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,导致板块运动变慢,地表岩石变硬,火山活跃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、氧气和臭氧层消失,最终导致整个生态循环系统的崩溃和动植物的灭亡。如果此时人类还在地球上以碳基生物的形态生存,相信人类已经可以构建出独立生态循环的城市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48f12ca6b09908a5ab48871539b94cb.png?t=4d51376e-9989-419b-b2cc-af3222eafea3)
选择在地球上居住,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对乡土的眷恋。
30****亿年
——流浪太空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56c2b97c437d1cd45d5bd4228248f4a.png?t=c7d27026-c812-4011-80f6-8718a8d5a364)
能够进行恒星际航行的飞船,应该是巨大而复杂的。
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,地球很有可能被偶然经过的巨大天体抛入深空、成为星际行星,并有 300 万分之一的几率会被另一颗恒星俘获。这个旅程一旦发生,无论过程如何,都将会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。如果人类此时还存在的话,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恒星际文明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d0714eab48c041afaae7a71b2c435fc6.png?t=91adabb3-7a4c-49a8-863a-bcf19dd81f4b)
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,除了璀璨的星河,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87f59ee9462f406bf814257f8f96c08a.png?t=fee06496-027a-41ea-b0f6-dc06ac0a1e1c)
或许还有敌人和战争。
50****亿年后
——被太阳吞噬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6afa419171a6ae69d040d2a66d31f40f.png?t=761444be-e225-4c61-94b2-fba14b9f16e8)
太阳将渐渐膨胀,逐个吸入其他行星,并点燃他们可燃的大气层,增加的质量将会把太阳系搅拌成一个巨大的物质旋涡。
虽然此时人类大概率已经离开太阳系,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提示这一时间节点,来纪念太阳及地球的死亡:太阳的氢已经燃烧殆尽,并开始氦聚变,其体积会膨胀到目前的100倍以上,并逐步吞噬水星、金星及地球。
200****亿年后
——宏观宇宙的终结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5fed53b343a99f592f73aca6cd794618.png?t=159c262f-89b3-4a20-b4bf-65307bd246c4)
宇宙终结之时,是会撕裂还是坍缩呢?
关于宇宙的终结,存在着不同的假说。根据“大撕裂”模型,宇宙膨胀的速度将不断加速,并在未来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无限大。根据推算,在大撕裂发生前的 6000 万年,所有的星系将开始逐步解体,这一过程将持续漫长的4000万年;在最后的 3 个月,各行星也将在高速膨胀的宇宙中消散;最后30 分钟,行星、恒星、中子星甚至黑洞都将蒸发为原子;在200亿年后的“大撕裂”终局,原子也将裂变。
可以料想的是,届时将没有三维宏观物体得以存在。由于目前尚不清楚更高的空间维度代表的是什么,如果是可能性,那么可能存在一些尚未终结的平行宇宙,如果当时的人类已经拥有神一样的技术水平,或许能够进入不同的平行宇宙得以幸存,那么一些城市或许还能以概率云的形态映射在当前的宇宙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144aa08d4a179b05636329e3545f3b26.jpg?t=307cd234-d542-477d-9ff7-6448f48aac9c)
目前尚不清楚,位于高维空间的概率云城市如何投影在我们的三维世界,或许是如材质展开一般,每一种可能性都作为一个投影面,逐次铺展在我们面前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fd3c05cb436b7bc03d65241bbb8fa96.png?t=e0a99818-4e96-49d6-80f5-3d9d105f1826)
又或许,只是像海市蜃楼一样,变换着模糊的身影。
100万亿年后
——无法预知的世界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b4ea4edeb0d7f26129f8e2a037bed46d.png?t=05272927-eef3-4b07-90a5-d97a1787abe4)
“光锥之内就是命运”,人类最终能够逆天改命么?
这个时间尺度,已经超越了人类目前已有知识体系能够预知的极限。我们不知道届时是否还残存着物质和空间,还是连时间都不复存在。根据世界线收束理论,从我们当前的时空坐标点出发所构造的光锥,能够覆盖的平行世界是有限的,因此可能连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所有平行宇宙都已回归虚无。
若幸运如此,能够有少许的物质幸存,那么最可能是最基本的粒子形态。如果真如超弦论所说,宇宙中存在着十个维度,除去宏观的三个维度,剩余的7个维度都折叠在微观粒子之中。那么可以想象,届时唯一可能存在的城市形态,只能是蜷缩在微观粒子中的量子城市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87c4d92bd52a32dfa9dc06e676a8b7b1.png?t=d4b39c15-3dcd-471d-9e05-03cd5391218a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e16643d566a678c16f3fa1c97aee13b7.png?t=e92de76b-8887-41b7-9416-e87aae5a21c2)
如果微观粒子中真的还存在文明,那真如诗中所说“一砂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”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05f7266fc8450cb669cca0bfc1193628.png?t=f378fc5e-111a-42c6-87c7-54fe8153de54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d4c45cf4d8e4b77ba004734b44b8ad6.png?t=6f56954b-0124-4f1a-98ca-db8b3ce53c09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8bab6917ce9381c8905fb414231b3b9e.png?t=1c859127-5df8-4f1d-824f-e85c41de0088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84fc91d943d3b6c1b4db8f786d854870.png?t=9115cbf2-dfcb-49d4-a178-f29b82e071ae)
穿越重重粒子迷雾,我们最终得以一窥这些微观世界的模样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dc5383802b2763c4949bbad916a33564.png?t=4711bc38-3149-430b-a945-cea592b72fa3)
如果真如弦论所言,世界最小的物体是振动的弦。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58605db32d0ecfd8523aaf4ce1edf38.png?t=bce7fa1a-0a74-4dc2-afc4-25efba78b258)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c59ab94c85b99f358a1c8d883e094763.png?t=1f90eb94-5cce-4c81-8275-858db77c3c9e)
经过了百万亿年之后,人类真的能在这些跳动的弦之间构筑自己的世界么?
(本公众号内无法留言,大家可以在以上视频下方留言哦!)
- 文中背景设定有不严谨之处(chun shu xu gou),仅作思考研究,大牛们请轻拍。
创作工作流:
CLIP guide VQGAN/diffusion + super resolution scale-up + 3D photo inpainting
原创简化版5分钟上手教程(或点击阅读原文)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NtOBtnqtJ3Yp60f_Byddw
CLIP+VQGAN 网页 demo:https://huggingface.co/spaces/akhaliq/VQGAN_CLIP
CLIP+VQGAN 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nerdyrodent/VQGAN-CLIP
用 AI 指挥另一个 AI,GAN+CLIP 的组合成了“CG 艺术家” by 量子位:
参考文献:
《三体》(三部曲) by 刘慈欣
《时间简史》、《大设计》、《果壳中的宇宙》,by 斯蒂芬·霍金
《接下来100年:地球将变得越来越不宜居》 by 罗伯特·哈森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ilMR51jySlzMCaz8CnqHw
《那些会在遥远未来发生的事》 by MorningRocks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1gCJGsi7VQfHGy2FCUDXQ
![notion image](https://imagebed.cybergenix.xyz/imagebed/2024/08/eb6907dc772e2c3109af617bef58c3bd.png?t=93cd7768-6f29-4b56-a840-faa4d480902b)
- 作者:Simon阿蒙
- 链接:https://shengyu.me//article/ai-end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